大众日报聚焦智慧农业的潍坊实践①
大众日报记者 杨学莹 都镇强 张鹏 石如宽 张蓓
2023-04-26 11:44:16 发布来源:大众报业•大众日报客户端
4月25–27日,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山东省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。此次博览会以搭建智慧农业交流平台、促进相关领域投资贸易合作为核心,为企业服务、为地方政府服务,助力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。作为举办地的潍坊,近年来在智慧农业方面又有哪些实践?且看大众日报刊发的三篇报道。以下为大众日报聚焦智慧农业潍坊实践的首篇报道《智慧农业释放增收新蓝海》——
4月18日,潍坊市坊子区玉泉洼玉棵松数字产业园内的露天韭菜种植基地,人们手持割刀,割起一把把头茬韭菜。这批被青岛客户提前预订的韭菜,将被做成韭菜包出口日韩。
早春韭菜一束金。产业园管理负责人李明法折断一棵韭菜嚼起来:“这是我们种植的有机韭菜,没有辛辣感,还有点甜头,沾个酱生吃更好。”
这样的韭菜多少钱一斤?“年前一斤198元,现在在玉泉洼京东旗舰店上活动价是50元一斤,市场上的普通韭菜每斤只有两三元。”李明法告诉记者。
韭菜的价格为何如此悬殊?李明法指了指地边安装的摄像头,“奥秘在那,区块链技术让客户更放心了。”
原来,为建成一批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先行样板,打造全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新高地,探索“区块链 ”在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应用,潍坊市会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、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探索“区块链 ”在蔬菜质量安全全过程追溯中的应用创新。三方从易出问题的韭菜入手,在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“区块链 韭菜”创新应用。
“田地里的所有信息都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,将农业管理、包装、流通等环节数据上传并储存到共享分布式数据库中,形成可供消费者、采购商查阅且不可窜改的账本,使农业管理信用化、安全化。”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负责人刘向东说。
试点项目实施后,玉泉洼试点基地建设了泵房、安装了水肥一体机、监控摄像头、物联网传感器、气象站等设施设备。按照有机韭菜种植规程种植116亩韭菜,全部生产数据及时真实地上传到“区块链”平台。“盒马、京东等线上平台更加好进,收益提升了30%以上。”刘向东说。
韭菜价值的提升,在于数字化对安全的保障。“在试点区域上,我们以坊子区‘区块链 韭菜’试点为基础,扩展到寿光、潍城、寒亭、峡山、青州等区市的西红柿、黄瓜、大姜、茄子、辣椒、萝卜、西瓜等8个品种的种植上,构建起一套蔬菜产销全过程区块链技术应用体系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区块链在农业上应用的制度标准和经验做法,逐步将潍坊打造成为‘区块链 农产品’的全国示范样板。”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农业信息科科长王伟说。
峡山水库旁的中国农业大学(峡山)高端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大棚里,一根根绿油油的芦笋冒出地面20多厘米高,饱满挺直、惹人喜爱。田地里,分散立着6个智能环境信息采集器,通过传感器采集水肥、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等数据,数据上“云”,便于种植人员随时调整灌溉策略。基地负责种植管理的农艺师于静郡,平时不用来现场,一部手机操作“中慧智农数字农业可视化管理平台”就可完成管理。
智慧农业,实现了高产高质。“在亩产上,和附近种植户比,我们可增产39%,芦笋提前一个月上市。在人工上,头年开沟施肥时,需要2个人干10天,如今用设备只要3天。以前34个大棚,每天光开关水肥就要跑68次,现在我的更多精力放在了预防病虫害和种植管理上。”于静郡告诉记者。
潍坊是智慧农业的新蓝海。“潍坊庞大的产业规模、完善的市场体系、众多的经营主体催生汇聚起大量的数据资源,推动打造出‘平台 场景’双轮驱动、协同推进的智慧农业发展潍坊模式。”王伟说,一批批智慧无人农场、物泽农业、青州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等示范区,带动起智慧农业的新前景。
目前,潍坊拥有“诸城模式”“潍坊模式”“寿光模式”等典型经验,全国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也设在这里。在农业领域,潍坊市搭建起“三农”大数据平台,组建了数字农业联盟,打造出10大领域150个应用场景矩阵,全市80%的设施大棚用上了智能装备,智慧农场、智慧牧场发展到200余家,农业电商平台达到1950家。在潍坊,手机已成为新农具,直播正成为新农活;1605台拖拉机装上了北斗定位、作业监测和智能控制终端。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制度标准,随着模式与服务的输出,实施到了全国各地。(策划:杨学莹 执行:都镇强 张鹏 石如宽 张蓓 )
责任编辑: 王菁华 李忠运

